中秋節(jié)臨近,很多人準備定制金幣作為禮品贈送,而很多不乏商家以假充真,使用偽劣材質(zhì)作為金幣的主要的材料,給消費者造成了很大損失,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辨別真正的黃金材質(zhì)。
竅門1、用料剪將金條或金首飾剪斷,用放大鏡觀察其切面,如果看到有白色亮點,由于黃金和銥無法融合在一起,則表示該黃金中摻有銥。
竅門2、測比重。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,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,倒水淹沒金條。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,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,只要發(fā)生變化,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。但如果是金首飾,此法就不適用,因為金飾品里面有空氣。
竅門3、真金不怕火煉。把金條或金首飾放在火上燒一會,觀察其變化。由于銥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(jié)合發(fā)生氧化反應(yīng),故純度不夠的金條會變灰;而純金經(jīng)過火烤后顏色會紅得發(fā)亮。不過,此法對首飾可能有一定破壞。
網(wǎng)友介紹的辨別方法:
辨別黃金很復(fù)雜,俗稱黃金有“七青八黃九五赤”,要從色、掂、聽、察、外觀、硬度、標識等方面看。
比如聽聲吧,真金擲水泥地,會發(fā)出沉悶的啪嗒聲,有聲無韻,俗稱死聲,相反成色低的或假的金飾就有韻,且聲響尖長,稍有回跳。
比如200克的金條,他能在里面摻100克銥和鎢,因為銥和鎢與黃金比重相近,一般很難掂出。
你在中間切吧,他把銥摻兩邊,你在兩邊切吧,他摻中間。
今年3月初,就有人拿著3條200克的金條來典當,用幾種現(xiàn)代科技儀器檢測,就是黃金,但我總覺得其中一條有點不對勁,再次聽聲,金擲地發(fā)悶聲,而不是純金就發(fā)脆,憑經(jīng)驗,認定這里摻假。